English

营养保健宣传 何时走向规范

1998-12-26 来源:光明日报 刘国信 我有话说

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生活中的科技含量也在逐渐提高。特别是近年来,人们追求健康,讲究饮食科学与医疗保健的呼声与日俱增。为适应新的形势,各种各样的生活类科普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,其他报刊、电台、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也纷纷推出了科普专版与生活科学类专栏,直接介入人们的日常生活,为指导生活促进科技的普及和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。但是,综观近年来的营养保健宣传,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少,特别是某些大众传媒对科普知识的宣传不严肃,致使科普文章相互矛盾的“打架”现象十分突出,对人们产生了严重的误导,常常令读者、听(观)众困惑不解,无所适从。

亦真亦幻难取舍

一些科普文章的“知识”,是依据某些科研机构一时性的数量不多的实验得出的结论。即使研究人员承认这些结论有局限性,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,但新闻媒体有时却将这些告诫隐去不提而竞相传播。

例如,各种媒体纷纷介绍形形色色的“抗癌物质”,如紫菜、海带、芦笋、白萝卜、土豆、大白菜、西红柿等多达几十种,似乎与我们生活相关的各种水果蔬菜都有抗癌作用。难免让人生出疑惑:我们每天吃的都是抗癌食物,为什么癌症患者的比例仍然那么高呢?事实上这些结论并不确切,如有关紫菜抗癌的说法,其来源于日本一家研究机构,该机构医生通过一次一组动物实验,以一系列的数字“证实”了“紫菜含有抗癌成份”;但结论公布仅一周,日本早稻田大学的5名权威医学家就指出,这种说法很可能“依据不足”,随后他们通过同样的动物实验后,果然以一组相同的统计数据否定了前种结论;于是又有一家报纸称:紫菜只是日本人爱吃,至于能不能抗癌,其实并无特别功效,因为日本癌症患者一直有增无减……读了这些文章,叫人哭笑不得。

还有一些报刊关于“中老年人不宜吃鸡蛋”的告诫性文章,文中说,因鸡蛋的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,它是诱发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动脉粥样硬化及脑中风病的元凶。看了此文,一些老年人和患病者不得不忍痛割爱,同鸡蛋“决裂”。其实这也是以偏概全,科学研究表明,鸡蛋中虽含有较高的胆固醇,但同时还含有大量的卵磷脂,卵磷脂有降低血胆的独特作用。因为卵磷脂被胃肠吸收后,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颗粒变小,悬浮于血液中而避免在血管壁上沉积,同时还能促进胆固醇透过血管壁而被吸收,所以使其失去了危害性。因此,有些专家便从更科学的角度忠告人们:可以放心地食用鸡蛋。

又如某报刊登的“多吃瘦肉比肥肉更有损健康”的文章说,医学家发现,猪肉、牛肉、羊肉在烹调过程中会产生一种致癌的物质———杂环胺,它损害人体基因,而瘦肉中的杂环胺更容易被大肠吸收进入血液,因此,向人们发出警告:少吃瘦肉。这一“爆炸性新闻”着实让众多的肥胖者惊讶,以往为了减肥,他们的食谱里肥肉已不复存在,如今瘦肉比肥肉更有损健康,一时无所适从。

这里就存在着科研成果的权威性与普遍性问题。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,科技领域不断有新观点、新发现,这本是正常现象。这些新的观点、技术大多数无疑是科学的;但也有些尚属实验性的初步研究结论,并不具有普遍性,仅能在内部学术报刊上发表,而将该结论不加任何引示地转载于新闻媒体,公开呈现在大众面前,则有不妥与误导之嫌。

不知是“对”还是“错”

科研人员在对事物的研究中,由于环境条件、方法不同,研究的出发点各有侧重;又由于研究体系的不一,对于同种事物往往会产生完全相左的结论,这在科研领域并不奇怪,但若以科普文章的形式见诸于大众传媒时,作者和编者必须以严谨的、科学的态度,实事求是地斟酌,决不能人云亦云、哗众取宠,以追风猎奇来吸引读者、听(观)众。

去年一家报纸登载的一则科普文章指出,一个普通的吻,能减少人两分钟寿命,原因是人在接吻时,脉搏跳动加速,给心脏和血管造成压力,文章甚至断言:欧美发达国家虽然生活水平比我们高,医疗条件比我们好,但是人均寿命比我们并不长,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接吻和我们握手一样频繁。

然而没过多久,另一家报纸发表的文章却振振有词地说,最新科研成果证实,接吻有益健康。接吻产生的磨擦有益于牙齿坚固;接吻还有益于口腔产生唾液,它能健脾益胃,帮助消化;接吻还能减肥,因为每一个吻能消耗体内热能……以上两篇文章,都冠以“最新研究成果”,如此一来,让人不知所措。

如今,像这类相互矛盾的科普文章在传媒上已屡见不鲜。如有关燕窝营养价值的文章,一家报纸的介绍说:“国外最新研究证实,燕窝的营养价值非常高,对人体有明显独特的滋补作用。”可是就在这前后,一家杂志上却赫然写着:“国外最新研究证实,燕窝其实并没有什么营养价值,它的营养成分主要是蛋白质,可是含量并不高,而且其中大部分氨基酸是人体难以吸收的,所以认为燕窝是一种补品是错误的”;还有:当国家推行“全民食用碘盐”时,马上就有“高碘有害论”出笼;此外诸如“婴儿不宜食用蜂蜜”与“蜂蜜——婴儿的最佳食品”等自相矛盾的文章先后见诸于同一传媒的也有不少,使消费者真不知哪个是对,哪个是错。

哪个更“新”,哪个更“近”?

有些科普译文,为了吸引读者,译者或者编者竟然有意地将“可能”、“也许”等表示或然判断的副词删去,还有的作者滥用“最新”、“最近”、“国外”、“专家”等名词,如有的科普知识本来是国内的研究成果,却被崇洋者写成了“国外的研究成果”;还有的文章本来说的是一般的生活小常识,却被作者冠以“专家提示”、“专家忠告”、“专家建议”,使人觉得似有“头大脚小”之感;更有甚者,本来文中所列科技知识已陈旧过时或已是几年前、十几年前人们早已熟知的东西,而现在作者为了便于发表却在文前加之“最新科研成果”或“最近研究表明”,以喻示新的东西来吸引编者和读者;有些科研结论在几月前乃至几年前发表时写的是“最近”,而如今时过境迁某些报刊转发时,前面仍然还是“最近”,以至形成了科普宣传中的新闻也新、旧闻也“新”,几天前是“最近”、几年前还是“最近”,新旧同登、真假齐载的混乱局面。

科学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。科普工作者和编辑、记者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,实事求是地利用大众媒体传播科技知识,在宣传工作中,力戒“追风、猎奇、逐利”的不良倾向。作为作者要慎之又慎,决不能抱着“信不信由你,写什么由我”的态度信口开河。

针对科普宣传中自相矛盾的现象,我们大家要以平常的心态对待,兼收并蓄,学为我用。在生活中,既不能按这些“常识”去朝秦暮楚、莫衷一是,又不能听其自然,你说你的,我做我的;而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,相信科学、捍卫科学、尊重科学,更好地运用新的科学与技术,使之在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